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,又称为柴煤、低价煤,因其外观呈土褐色,而被多称为褐煤,其可分为硬褐煤和软褐煤(又名土状褐煤)。褐煤孔隙率高,反应性强,煤中含氧量大,含氧量为15%-30%。褐煤含水高,为25%-60% ;灰分高,为15%-30%  ;挥发分高,大于37% ;发热量低,为10.00-24.00MJ/kg  ,热稳定性差,易风化碎裂 ,易氧化自燃 ,不适于远途运输。
  褐煤作为我国三大煤种之一,目前在我国已探明的褐煤储量中,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最多,约占全国褐煤保有储量的3/4 ;以云南省为主的西南地区的褐煤储量约占全国的1/5 ;东北、华北和中南地区的褐煤仅占全国的5%左右。
 根据煤化程度,将煤炭划分为褐煤、烟煤、无烟煤三大类。
褐煤与烟煤的界限,当Vdaf>37%   Pm>30-50%  Qgr.m.af>24MJ/kg 为烟煤中的长焰煤小类。
当Vdaf>37%   Pm≤30-50%  Qgr.m.af<24MJ/kg为褐煤。
褐煤分类:
| 
             分类原则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类别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符号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分类指标  | 
        |
| 
             按变质程度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褐煤一号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HM1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Pm%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Qgr,maf(MJ/kg)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褐煤二号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HM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>0-3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-  | 
        |
| 
             >30-5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≤24  | 
        |||
| 
             按成岩作用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硬质褐煤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坚硬、块状、风化后呈块状或磷片状  | 
        |
| 
             软质褐煤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疏松、土状、风化后呈粉状  | 
        |||
褐煤一号位年轻褐煤,未经过成岩作用常为软质褐煤,有类似粘土工艺特性。
褐煤二号位年老褐煤,已经过成岩作用常为硬质褐煤,有岩石工艺特性。
中国90%以上为硬质褐煤,软质褐煤与硬质褐煤具有截然不同的工艺特征,软质褐煤可无粘结剂成型,硬质褐煤一般需要采用粘结剂成型。
